李学奇医生擅长
常见、多发、复杂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心脏介入治疗;安植三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安装体内自动除颤器治疗室速;安植双心房同步起搏器治疗阵发性房颤;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先天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李学奇医生简介
李学奇,男,主任医师,教授,心内科主任。副院长,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常见、多发、复杂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长于心脏介入治疗,有15000例心脏介入手术经验,198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安植双腔心脏起搏器、频率应答型起搏器。199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术,与心外科合作开展心脏移植。1996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循环器内科访问归来,在省内率先开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1997年在全国首先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室早。1997至199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心内科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安植三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安装体内自动除颤器治疗室速;安植双心房同步起搏器治疗阵发性房颤;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先天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东北三省,安装了第二例数字型起搏器。主编或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规范化教材9部,发表SCI论文章6篇,发表心血管病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奖、医疗新技术奖项30项。目前李学奇教授和他的团队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研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合作课题5项,省级在研课题7项。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介入培训中心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国老年预防保健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介入性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黑龙江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理事,黑龙江医学杂志编委,卫生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心血管病学会专业编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常务编委,黑龙江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临床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李学奇 出诊时间/预约挂号 查看最新时间表
日期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
下午 | |||||||
夜间 |
李学奇 执业地点
医生推荐
1. 肺移植,2. 肺、食管、气管外科,3. 胸腔镜、纵隔镜外科4. 肺癌的规范化治疗,5. 食管癌的规范化治疗,6. 体外循环下根治肺以及纵隔恶性肿瘤,7. 胸壁先天性畸形合并胸腔内畸形的同期手术根治
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综合治疗;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脓胸、难治疗的咯血手术治疗;气胸、肺大泡、胸腔积液的胸腔镜诊断及治疗;食管癌、纵隔肿瘤及其它各种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
气管良恶性狭窄微创治疗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瘢痕狭窄治疗 肺癌规范化治疗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 气胸、胸腔积液、纵膈肿瘤 胸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气管外科 胸部微创外科 软、硬质气管镜 胸腔镜、纵膈镜
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气胸,胸腔积液的微创胸腔镜及奇芬奇机器人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治疗。肿瘤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气管内肿瘤及气管狭窄的微创介入治疗,支气管结石的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胸壁肿瘤的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