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妇幼保健院文章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浏览次数:16470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1日来源:常州妇幼保健院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容易发生骨折的疾病。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因为卵巢激素分泌不足,骨量丢失加速引起的,多发生于绝经后3~5年。

      骨骼是一种活的组织,其不断地吸收与重建,以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人体骨代谢的平衡:在20岁以前,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不断增长,骨代谢呈正平衡;30岁左右骨量达峰值;35岁以后骨形成减慢,骨吸收增加,骨量开始下降;绝经过渡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下降,骨丢失加速,因此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早期骨质疏松症多无症状,常常被忽视。而部分患者由于骨痛的困扰而致身心疲惫,严重时脊柱变形、弯曲、驼背、身材变矮、脱牙,甚至发生骨折。脊椎、桡骨远端、股骨颈是常见的骨折部位。骨折往往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导致死亡。

      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还在于雌激素对骨代谢有着直接的影响。雌激素能够促进降钙素的分泌,降低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还能增加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间接增加肠钙的吸收。成骨细胞含雌激素受体,雌激素的低落,可使其作用的靶器官退行性变,骨转换加强,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丢失。因此,为了预防骨的加速丢失,补充雌激素应从围绝经期开始,以天然雌激素为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辅以钙剂,我国钙每日量宜为800mg,选择吸收率高的元素钙为佳,以增加骨量,还要加强体格锻炼,每日户外活动20分钟以上,平衡饮食,钙、磷、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应合理搭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跌伤,避免骨折。因此,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在早期得到积极的治疗,减慢骨丢失,提高其生活质量,让辛劳一生的妇女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晚年。


医生推荐

高敏华 高敏华 副主任医师

常州妇幼保健院 普通妇科

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尤其妇科内分泌疾患如功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的诊治。
郭延荣 郭延荣 副主任医师

常州妇幼保健院 普通妇科

各种妇科炎症、宫颈疾病、宫外孕、月经失调及各种良性肿瘤。
尹世菊 尹世菊 副主任医师

常州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

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