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文章

缺铁性贫血

浏览次数:16470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6日来源: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体内储存铁消耗怠尽,红细胞的成熟受到影响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影响,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普遍存在于各地、各民族中。由于一些程度较轻的缺铁性贫血缺乏症状和体征不易被察觉,常容易被忽视。病程短,症状轻的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学“心悸”、“眩晕”范畴;病程长,症状重者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


  临床表现

  缺铁性盆血的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基础疾病所组成。

  1.贫血的一般表现: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和腹胀等。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迟缓、体重降低、体力下降、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症状。

  3.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及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破碎,约18%的患者会有反甲。


  诊断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2.血液检查:血清铁减少,血清铁结合力增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铁染色阴性。

  4.用铁剂治疗。


  治疗

  1.西医药治疗: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硫酸亚铁,每次0.3g,每日1—3次;富马酸铁,每次0.28,每日3次。于进餐进或餐后服用。如果患者口服铁剂有困难时,可改用肌肉注射补充铁剂,有关适应征、药物、用量等详见有关血液学书籍。

  2.中医药治疗

    1脾胃虚弱: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纳呆腹胀或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香附、陈皮、半夏各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砂仁各6克,大枣5枚。

中成药:香砂养胃丸、益中生血片等。

    2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无华,眩晕心悸,乏力气短,纳呆少香,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黄芪、丹参、熟地、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木香各10克,茯苓15克,大枣5枚。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当归补血膏、益中生血片等。 

    3脾肾阳虚:面色苍白无华,神疲嗜睡,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冷痛,大便溏泻或五更泻泄,舌淡暗、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鹿角胶、熟地、龟板胶、仙灵脾、仙茅、菟丝子各1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杞菊地黄丸。


  预防与调养 

  1.重视营养知识教育及妇幼保健工作,改进婴儿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好适当补充铁剂。

  2.在钩虫流行区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及时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医生推荐

张泽明 张泽明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 保健科

中西医结合科、杂症
刘晓玲 刘晓玲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 超诊科

腹部、小器官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肝、肾、胰、肺、纵隔、前列腺等占位性病变
郝丽宁 郝丽宁 其他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 超诊科

腹部、小器官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脏的超声诊断;肝脏炎性病变,占位性病变,膝关节、肘关节、手、踝、髋关节超声及关节腔积液穿刺
吴丽佳 吴丽佳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工人医院 普内科

大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