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疾病知识 >诺如病毒从何而来? 诺如病毒感染是什么症状?

诺如病毒从何而来? 诺如病毒感染是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24-06-25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68年,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镇发生了流行性肠胃炎,后来从患者粪便中检查出一种病毒,因此称这种病毒为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再后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02年通过了诺如病毒(诺沃克类病毒属)的名字。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2013年以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多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尤其自2014年冬季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大幅增加,显著高于历年水平。据文献报道,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据2013 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全球52.7%的病例和41.2%的暴发发生在冬季(12月-次年2月),78.9% 的病例和71.0%的暴发出现在凉爽的季节(10月-次年3月)

  诺如病毒电镜图

  诺如病毒感染是什么症状?

  感染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还会伴随嗜睡、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烧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一)潜伏期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 小时。

  (二)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有两项研究对不同年龄组病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进行比较[25,31]。其中一项研究发现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例才可能发展成重症

  (三)隐性感染

  据文献报道,在50 名志愿者人体试验中,41 人(82%)感染了诺如病毒,其中32%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诺如病毒的三种感染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的原因可归为为以下三类:

  第一是与患者密切接触或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而感染,比如在照顾诺如病毒患者的过程中由于近距离接触而通过其呕吐物或粪便感染。

  第二种是生活饮用水污染,例如井水因暴雨将粪便冲刷进水井而污染,水井因距离厕所等污染源太近,并且井壁为非水泥砌筑而造成粪便渗入性污染,还有可能因为自来水恢复供水时产生虹吸作用造成污染,也有可能因为桶装水生产不规范而造成污染。

  第三种是食物污染。在食品在种植、加工、储存中被污染,或者饮食从业人员携带病毒,或者某些水产品在水体中被污染。

  怎么预防诺如病毒?

  由于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防御诺如病毒,预防措施据不同环境,措施也不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对于治疗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抗生素只能对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无效。如果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影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使腹泻时间延长。

  1.人传人:

  ①场所被病例粪便、呕吐物污染情况,直接接触排泄物的人员、或在排泄物附近活动人员的发病情况;

  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及周边环境通风和清洁卫生现况,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设施等配备及使用情况;

  ③近期是否有大型集体活动,病例在班级、车间、宿舍等场所的活动情况;

  ④污染场所清洁消毒情况(包括清洁消毒范围、频次,污染物处理方式,是否专人进行及其培训情况)等;

  ⑤病例的手卫生习惯;

  ⑥病例发病后隔离治疗情况;

  ⑦个人防护:调查清洁人员在处理排泄物过程中是否有防护(戴口罩、手套等),清洁用品是否经常进行消毒;护理人员(养老院、孤儿院、医院等)在护理过程中是否使用基本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及非即弃型防护用品的清洁消毒情况等。

  2.水源性:

  ①调查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包括市政自来水、小型集中供水、河水、井水、桶装水(品牌名)、直饮水等)、供应范围和频次等,如有二次供水,调查二次供水的方法、频次等;

  ②水生产工艺和制水流程、消毒过程、水质监测结果;

  ③病例分布与供水分布的关系等;

  ④水厂工作人员健康情况和人员更换情况;

  ⑤近期水管网破损、维修情况;

  ⑥同一来源水源供水的其他单位病例发病情况;

  ⑦据疫情需要和前期调查结果,采集可疑污染水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3.食源性:

  ①疫情发生机构内供食堂和商业性餐馆日常运作管理模式、食堂数量和布局、供应餐次和食谱、供应范围、食品从业人员岗位、资质和数量等;

  ②外卖供餐单位的供应链条及其他用餐单位病例出现情况;

  ③供餐环境卫生和餐具消毒情况;

  ④高风险食品的备餐流程,包括原材料、配方、加工用水、加工过程、保存条件、运输和销售等,高风险食品主要包括贝类(蛤、牡蛎、贻贝等)、沙拉、凉菜、面包/糕点等;

  ⑤加工过程是否可能存在交叉污染;

  ⑥食品从业人员近一个月来是否有急性胃肠炎史和备餐中的个人卫生情况;

  ⑦据疫情需要和前期调查结果,尽早采集相关食品、环境样品及食品从业人员的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