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康复护理 >骨折康复“动静结合”

骨折康复“动静结合”

发布时间:2011-06-29    来源:互联网  

除此以外,许多人都认为“可医可不医”的身体上的小毛病,其实也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解决。陈建平表示,现代的静态生活方式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劳损引起的“小毛病”很常见,这些病在康复科门诊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本来并不需要动手术,“问题是许多人往往喜欢把这些‘可医可不医’的小毛病一拖再拖,‘手尾’会很长,甚至拖到错位的骨头把神经压成损伤,就只能住院甚至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了。我们前段时间收了个72岁的病人,本身有颈椎病但一直没有治疗,那天她自己在家洗了个头,一不小心颈椎就脱位了。”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伤神经

可是,骨折的肢体绑着绷带、打着石膏,又怎么能动得了呢?“关节动不了,肌肉还可以动;骨折的地方不能动,可以运动周围的部位。比如大腿骨折的那个病人,大腿动不了,但可以通过活动脚趾来牵动大腿上的肌肉;手臂骨折打了绷带的,肘关节不能动,但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肌肉收缩练习。这样可以让受伤部位附近的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伤口就可以得到更多养分,愈合得自然就快。”不过,骨折处怎么固定、其他关节和肌肉怎么活动、哪种骨折的状态需要配合怎样方式的活动都有讲究,需要由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

有人会问:伤了骨头,不是要尽量避免运动,让骨头慢慢地长好吗?陈建平说,“许多人都以为‘骨折了就不能动’,实际并不如此。骨折伤后伤处确实需要固定,而这种固定往往使病人的整只胳膊或者小腿都无法动弹。试想象,如果你的一条腿或者一只手臂需要保持同一个姿势长达数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直到腿上或者手臂上的骨头都长好了、拆了石膏或者绷带后才能活动,那会是怎样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骨折病人拆了石膏或者绷带之后,会有关节很‘紧’、肌肉无力的感觉。所以,骨折后的康复期要讲究‘动静结合’,打着石膏有打着石膏的运动方法。”他举例说,前不久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收治了一名掉入电梯槽中摔至大腿骨折的伤者,在该院外科病房治疗了两个月后,骨头愈合的都不理想,连脚趾也无法活动;转到康复科后接受了中药熏蒸治疗,同时学习如何活动脚趾,一个半月后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骨折后要“动静结合”

骨折患者正确卧位与康复指导

更重要的是,接受康复治疗对病人本身很有好处。陈建平表示,同样的情况下,接受康复治疗的骨折患者骨头愈合的速度更快。研究证实,经过康复治疗,伤口愈合得更快,感染的机会降低,留下的疤痕颜色也会浅些。另外,在康复师指导和帮助下松动关节、肌肉,能让身体功能恢复得更快更好。

以腿部骨折的病人为例,不少人都认为,要在医院外科病房躺到直到可以重新走路了,才是能出院的时候。陈建平指出,这种做法既增加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有限的医疗资源增添了压力,而康复治疗可以使家庭经济和社会医疗资源“双赢”。“外科是治疗骨折,而功能的恢复却是康复医学的范畴。骨折病人伤口的急性期一般在手术后第5天左右就会过去,这个时候正是康复介入的时机。到了后期,许多康复治疗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是由经过训练的家人来帮助进行。这样既腾出了医院的床位,又帮病人省了钱。”

康复治疗可省时省钱

而相比起骨折这样的急性损伤,人们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劳损的预防往往不够重视,但这些“可医可不医”的小毛病带来的危害并不比急性损伤的危害小。 还提倡,运动不一定非要到运动场,在空旷的场地上随意地运动“才是真正的养生锻炼”。

不少市民对于康复治疗了解还不多。比如骨折是一般人认为要“静养”的伤,但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在康复期内“动静结合”。而一些伤口急性期已过的病人,则可以从外科转到康复科,或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经过训练的家人来提供康复治疗。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4294.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骨折康复“动静结合”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