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内科疾病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

发布时间:2012-04-19    来源:互联网  

病理变化视所侵犯的器官而异,主要病变为实质细胞退行性变和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

病毒从口咽部侵入,在局部粘膜或淋巴组织中繁殖,引起局部症状。继而病毒侵入局部淋巴结,并由此进入血循环导致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心脏、呼吸器官、肝、肌,肉等处,在这些部位进一步繁殖并引起病变。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四流行特征 本病广泛分布于各地,夏秋季发生流行较多,同一地区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别常有改变。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发病以小儿为多,成人多为隐性感染,但初发地区亦可见成人间的暴发流行。

二传播途径 病毒由粪便及鼻咽分泌物排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经口感染。

一传染源 为病人、隐性感染及健康带毒者。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本属病毒具有相同的理化生物学特性详见脊髓灰质炎章。据致新生小白鼠病变特点,可将柯萨奇病毒分为A、B两群。A群可使鼠发生广泛的骨髓肌肌炎及坏死,引起弛缓性瘫痪,此群有24个血清型;B群已发现6个血清型,可引起乳鼠局灶性肌炎、心肌炎、肝炎、脑炎等。埃可病毒现有1~34型,但其中8、10、28、34型已归入其它病毒,仅对人有感染性,而对乳鼠不致病,猴肾及人肾细胞对埃可病毒敏感,可用来分离病毒。自1968年以来又发现不能以现有肠道病毒免疫血清中和的新型肠道病毒68-71型。

病原学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本属病毒感染分布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脊髓灰质炎已有专章论述,本节介绍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的肠道病毒外的肠道病毒感染。

 概述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16580.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肠道病毒感染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